9月1日,懂球帝官网,懂球帝直播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谭远国,市财政局四级调研员(副县级)薛垂山,山东大学(威海)科研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陈昌珠,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科技发展处副处长李精一,介绍懂球帝官网,懂球帝直播以科技专员选聘为纽带,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有关情况。
新闻发布会在新闻大厦11楼融媒体演播厅举行
去年,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联合组织,面向全国高校院所选聘了106名科技副总、协同创新工程师,精准对接企业开展产学研项目合作,在此基础上,今年市科技局又研究出台了《懂球帝官网,懂球帝直播科技专员聘任管理办法》,重点从驻威高校、科研机构选派专家教授到企业开展科技服务,通过一系列体系化的政策举措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融通创新,持续深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有效融合。
建立全要素、全链条选聘机制
为科技专员聘任提供全方位保障
科技专员是指从驻威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中选派专家教授到懂球帝官网,懂球帝直播企业担任科技专员,围绕企业创新需求开展科技服务,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撑,通过技术引领和创新带动,将企业所需所想转化为现实发展动能,全面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每年可聘任2批,聘期2年。
明确了聘任条件。科技专员需具备硕士及以上学位,或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具备扎实的专业水平,具有一定的技术指导、成果应用推广、组织协调能力,有意愿到企业协助开展科技创新服务相关工作。
明确了职责任务。聘期内,科技专员主要有5项职责,包括帮助企业制订创新发展规划,完善创新组织管理机制;凝练技术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攻关、解决技术难题,推动科技成果在企业转化;梳理企业创新需求,帮助对接匹配各类创新资源,搭建科技交流合作平台;优化企业人才队伍,为企业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开展创新能力培训辅导,协助企业建设创新平台,申报科技、人才、知识产权等各类项目,争取政策资金支持等。科技专员既可以发挥在专业领域的优势,让实验室的“硬核科技”在生产线上“开花结果”,又可以发挥链接纽带作用,推进企业与高校院所深度对接,打通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
明确了聘任程序。坚持以需求为牵引,聘任工作按照征集需求、组织与高校院所精准对接、提出选聘初步人选名单、审核、公示、认定、聘用的程序进行。
明确了待遇保障。每年根据科技专员履职的考评情况给予一次性工作津贴。符合条件的科技专员可享受懂球帝官网,懂球帝直播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服务,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参评国家、省级重点人才工程,优先纳入“威海英才”资助计划予以支持。同时鼓励高校院所积极推动人才到企业担任科技专员,在职称评定、项目申报、岗位竞聘、考核管理、表彰奖励等方面予以支持。
供给端、需求端、服务端协同发力
加大科技专员选派力度
市科技局深入一线开展靶向调研,组织开展企业技术需求和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资源双向走访调研,近三年梳理汇总技术需求近400项,深入挖掘高价值成果、可转化技术200多项,编制技术供需两张清单,为常态化开展产学研对接交流、组织科技专员选聘工作奠定扎实基础。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深入摸排重点产业技术需求,系统梳理校内教师专业特长,搭建双向交流对接平台,建立定向组织选派机制,确保供需匹配度和聘任契合度。
山东大学(威海)健全激励机制,明确聘任教师在职务职级、职称评定、薪酬待遇等方面的保障措施,将聘任工作业绩作为职称评聘核心评价指标,有效激发了教师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
山东药品食品学院将科技专员选聘工作与学院“五对接五提升活动”紧密结合,组织专业教师深入对接企业,开展顶岗实践,推动企业创新能力、教师实践能力双提升。
其他高校、科研机构立足实际,通过建立常态化对接交流机制、激励保障机制、双师双聘机制等各具特色的工作机制和模式,切实加大科技专员选派力度。
从今年6月份印发科技专员申报通知,到目前以正式文件公布首批聘任人选,历时2个月时间共组织聘任科技专员198人。
从高校院所选派情况看,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62人,山东大学(威海)32人,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23人,威海海洋职业学院22人,威海职业学院18人,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学院17人,山东交通学院威海校区10人,山东外事职业大学1人,威海技师学院1人,懂球帝官网,懂球帝直播农业科学院6人,吉林大学威海仿生研究院4人,威海激光通信先进技术研究院2人。从人才学历、职称层次看,聘任人员中,博士112人,硕士75人,硕士以上占比94.4%。副高级以上职称120人,占比60.6%。从选派目标企业看,合作服务的企业共154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共123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9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93家;规上企业60家,规下企业94家。
打好产学研融通创新政策“组合拳”
深化科技产业高效融合
完善产学研合作补助机制。出台实施《懂球帝官网,懂球帝直播产学研合作补助资金实施细则(试行)》,鼓励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按不超过实际支付金额的5%给予购买方补助,每家企业每年补助金额不超过30万元,全面调动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的主动意识,以制度创新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政策实施以来,共备案产学研合作合同156项,合同额1.43亿元。
深化“揭榜挂帅”科研攻关组织模式。聚焦产业链堵点、难点、痛点,深化科研项目组织方式变革,实施“揭榜挂帅”科研攻关模式,柔性引进高校院所人才资源,弥补懂球帝官网,懂球帝直播科技资源短板。出台《懂球帝官网,懂球帝直播科技计划项目“揭榜挂帅”实施工作指引》,建立“揭榜挂帅”技术需求常态化征集工作机制,累计实施“揭榜挂帅”榜单项目13项,涉及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海洋生物等重点领域,创新效能显著提升。
畅通产学研合作交流渠道。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组织科技合作名校直通车、院士专家行等产学研对接交流活动,带领企业走进高校,邀请院士专家来威,搭建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对接桥梁,共推动促成产学研合作340余项。近年来,通过中欧膜技术产业创新合作大会、中韩创新大赛、中日科技创新合作大会等重大对外科技交流活动,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余所高校、研究机构等单位建立国际科技合作关系,促成合作300余项。
增强平台建设与产业布局匹配度。围绕重点产业领域关键共性需求,鼓励支持科技型企业与市内外高校院所强强联合,以骨干企业为依托建设各类科技创新平台,打造涵盖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创新平台方阵,建设稀土磁功能材料及动力装置重点实验室、碳纤维技术创新中心、海洋养殖创新创业共同体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500多家,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产出以手术机器人、高性能碳纤维、威海壹号卫星等为代表的重大创新成果。
市科技局将持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专员作用,精准摸排企业创新需求,充分挖掘高校院所创新资源,建设云上研发中心,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常态化供需对接机制,研究制定鼓励驻威高校、新型研发机构与本地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的政策措施,健全概念验证、中试熟化、技术转移服务体系,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无缝对接,加快开辟新赛道、塑造新优势。
相关链接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财政部门是如何以选聘科技专员为纽带,强化科技资金保障,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
近年来,懂球帝官网,懂球帝直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大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连续多年居全省第一。此次研究出台的《懂球帝官网,懂球帝直播科技专员聘任管理办法》,以科技专员选聘为纽带,通过一系列政策举措,加快推动产学研融通创新,为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关键路径。
财政部门始终聚焦全市科技创新战略需求,把支持科技创新摆在突出位置,持续加大财政投入,优化支出结构,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强保障。今年上半年全市科技支出已超3亿元。
加大财政投入。市级财政部门统筹有限财力,加大力度支持影响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产学研关键项目和重要平台建设。2025年市级预算继续安排科技创新资金6000万元,重点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培育、重点实验室、创新创业共同体、产学研合作及聘任科技专员等支持力度,为提升全市科技创新水平提供财力支撑。
创新运用金融扶持政策。在全省首家推出科技支行政策并不断优化,进一步放宽扶持范围,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今年上半年,为科技型企业发放优惠贷款46.61亿元,累计发放452.66亿元;为符合条件人才及所在企业提供纯信用贷款融资支持,累计发放“人才贷”5.08亿元。在全省首家开展高层次人才创业保险,累计为12名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及所在企业提供风险保障9.34亿元。
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围绕支持科技创新,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基金作用,对符合条件的科创企业纳入基金投资“白名单”给予优先支持,引导各类资本向创新领域集聚。截至2025年6月底,市级财政共出资14.1亿元用于市引导基金投资,先后设立27支基金,总规模203.4亿元,累计参与投资项目188个,投资金额83.2亿元。
强化资金监管绩效。不断完善财政科技投入资金绩效评价管理体系,持续加强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强化监督约束机制。健全“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绩效管理机制,明晰各相关部门在科技经费使用事前、事中和事后的职责,强化预算绩效目标管理,优化预算安排,最大程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山东大学(威海)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科技专员聘任将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在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始终以“校地共生”为核心,重点从三方面发力:
用扎实的产学研合作筑牢融合根基。校区聚焦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发挥新材料、智能制造、空间科学等学科优势,五年来与威海企事业单位累计达成合作项目500余项,占校区对外科技合作总量的一半以上,与迪尚集团、光威集团、国核示范等重点企业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联合企业共建了“山大—有研稀土磁性材料研究院”“山大—新北洋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中心”“山大—坤科股份高性能流量仪表联合实验室”等12个创新平台,其中省级3个、市级5个,在深化“四链融合”上取得扎实成效。
靠科技专员打通融合“最后一公里”。把高水平的专家学者和科研团队选派到企业去,是支撑企业创新能力提升、推进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产学研融通共赢的务实举措,将更好地搭建高校院所与企业的对接交流平台,让科技人才深入了解企业实际需求和产业发展现状,推动高校与企业优势互补、协同创新,通过科技服务催生更多的横向合作,从源头上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本次选派的32名科技专员,精准覆盖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海洋科技、新能源等重点领域,将深度对接山东捷讯通信、威海广泰空港、好当家集团等企业。此前,朱波教授团队与光威集团攻克碳纤维复合材料难题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周传健教授团队与新元化工突破氟硅橡胶“卡脖子”技术支撑国家关键材料攻关——就是要把更多“朱波”“周传健”式的专家派往企业一线。学校还配套了激励政策,将服务成效纳入职称评聘和绩效分配,让专员们敢干事、能成事。
以长远布局强化融合后劲。结合学校《全面图强三年行动方案》,威海校区正加速建设“创新型、特色型、国际型校区”,重点发展空间科学、智能制造、低空技术、现代海洋等特色学科。将把学科优势与威海产业需求深度绑定,在碳纤维、海洋生物等领域推动更多“揭榜挂帅”项目,让高校创新链精准对接本地产业链。
山东大学(威海)将以科技专员聘任为新起点,让更多人才扎根威海、更多成果服务威海,为“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贡献“山大力量”。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本次科技专员选派的整体情况如何,下一步发挥科技专员作用,促进产学研合作、推动成果转化方面有什么思路打算?
哈工大(威海)高度重视科技专员聘任工作,深入摸排重点产业技术需求清单,系统梳理校内教师专业特长清单,通过两张清单搭建双向交流对接平台,建立定向组织选派机制,确保供需匹配度和聘任契合度。本次共为懂球帝官网,懂球帝直播51家企业选派科技专员62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33人,副研究员1人,高级工程师1人,其他硕士以上、副高以上职称教师共20人,服务领域涵盖先进复合材料、船舶海工、低空经济、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产业。
未来校区坚持“全链条服务、多模式创新、深层次协同”,构建覆盖知识产权运营、成果转化对接、人才协同支撑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深度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强化校企人才协同纽带。重点发挥科技副总、科技专员的关键作用,建立双向对接桥梁:一方面,将企业真实技术难题、升级需求带回学校;另一方面,将学校前沿成果带入企业,使企业成为高校创新的“试验田”和“推广站”。发挥科技副总、科技专员带头示范标杆,系统梳理其成功案例,向全校科研人员直观展示合作路径与价值,以点带面激发更多教师参与,推动成果转化从“少数对接”走向“多数联动”。
完善知识产权运营体系。成立知识产权运营中心,负责专利筛选、成果发布、产学研对接,并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提供法律、金融支持。重点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高价值专利,构建产业专利池。实施存量专利盘活,分级分类管理校内专利并动态更新;对3年未转化专利纳入开放许可库,优先在威海探索“先使用后付费”模式。
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建立动态更新的待转化科技成果库,及时发布《企业技术需求清单》与《校内可转化成果清单》。提供“技术经理人+法律顾问”全程跟踪服务,保障项目落地。创新权益让渡模式,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职务科技成果收益分配比例,制定符合校情的制度。探索专利作价入股,聚焦服务威海重点产业的成果,允许以专利作价入股本地企业。完善全流程保障机制,提供技术及法律政策咨询、制定协议范本、建立违约信用黑名单、季度评估进展等,与团队共担风险、共享收益。(来源:威海发布)